区块链巡礼之二:一文了解以太坊升级的最新进展
2022-06-04 20:01
墙灰AsHOnthEWaLL
2022-06-04 20:01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以太坊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公链,无论在 DeFi 还是 NFT 领域都是当之无愧的龙头。因此,它的每一个最新动态都牵动着所有区块链从业者的神经,本文将简要分析以太坊的未来升级。



一、共识机制升级 (The Merge)





当前,以太坊的共识机制仍然是「工作量证明」(Proof of Work),尽管该机制的安全性很高,但次生的能源浪费一直为人们所诟病。以太坊在创立之初,便计划将共识机制升级为「权益证明」(Proof of Stake)。终于,经过近 7 年的测试和准备,据以太坊开发团队的最新消息,合并升级将于 6 月 8 日在最大测试网络 Ropsten 开展测试(下图)





如果测试没有问题,以太坊的权益证明最早有望在夏天实现。但据笔者保守估计,由于测试可能还会发现一些漏洞,乐观情境下以太坊也要在年底前才能完成升级。升级之后,用户的使用体验不会受到任何影响,而此前以太坊2.0的质押也将在升级完成后的 6-12 个月线性解锁。

 


二、扩容计划 (The Surge)





在共识机制升级为POS之后,以太坊下一个任务就是扩容 (The Surge),即提高处理交易的速度和能力。当前最流行的扩容方案就是分片(Sharding),例如此前曾介绍的公链 NEAR 就是使用这种方案(区块链巡礼:拥有最优雅分片技术的公链NEAR),而以太坊的分片技术叫做 Danksharding (下图)。



Vitalik在ETH上海峰会的演讲


「Danksharding」 将提升区块空间至 16MB ,但实际上每个运行节点(node)并不会用到这么多的空间,它会只会处理区块中的部分交易,大小在 100KB 左右,剩余的空间可以让 Rollup 扩容方案来使用。考虑到以太坊的出块时间是 12 秒左右,因此全网可以每秒处理 16/12= 1.3MB 的数据,而一般 Rollup 方案可以将一笔交易压缩到 16 bytes,也就是 1.3MB/16 bytes,即每秒处理大约 8 万笔交易。


为了实现 Danksharding,需要首先完成 Proto-dankshardingEIP 4844),即将区块大小提升到 1MB,对应的处理能力约为每秒 5000 笔。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处理能力已达到 Visa 等知名金融机构水平,相较现在每秒 12 - 15 笔的交易速度也有很大提升。


另一个重要的升级是「数据可用性抽样」(Data Availbility Sampling)。DAS 是为了解决 Danksharding 中每个区块过大,导致节点验证效率下降的问题。DAS 随机抽取区块中1个「blob」数据的数据大小(大约256KB左右),并截取其中的一小部分分配给节点,让其验证这些数据的完整性(下图)。这样不仅解决了在区块空间变大的时候效率降低的问题,还降低了数据出错的风险。



数据可用性抽样:节点只需要验证blob中的一小部分数据



三、增加包容性和去中心化程度(The Verge)




在现在的以太坊网络中,如果想要成为以太坊网络的验证者,需要下载全部历史的数据并验证,据研究公司 Ycharts 统计,现在以太坊网络数据超过了 700GB ,这既对验证者提出了较高的硬件要求,也消耗了运行时间(按顺序一个区块一个区块的验证)。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以太坊可能在未来引入 Verkle Trees 的数据结构,简单理解Verkle Tree,它实际上是一种树状的哈希结构。这种结构不仅可以大幅降低节点的硬件要求,还可以提升验证速度(只需要验证最近的一个区块),大大提升了去中心化程度和安全性。



四、The Purge





该阶段引入「状态保质期 」(State Expiry)机制,通过减少需要保存的历史数据,降低节点的储存储要求和节点的准入门槛,提升去中心化程度。 例如,节点只需要存储过去 1 年的数据,过去 1 年没有被访问的状态数据将被储存在别的地方。



五、其他优化(The Splurge)




该阶段包含了其他方面的升级,包括提升以太坊虚拟机的处理能力、账户抽象(Account Abstraction)、MEV 优化、零知识证明(Zero knowledge proofs)等。


「账户抽象」(下图)是指将以太坊虚拟机的代码引入了验证当中,帮助账户实现多签钱包、抵御量子攻击等功能。




「MEV」(Miner Extractable Value)是指验证者打包区块的过程中,通过将交易重新排序、插入、忽略或审查等能力,获得除了交易费用和区块奖励之外的利润金额。随着以太坊中的区块不断增多,成为验证者变得越来越困难,中心化的风险越来越大。


「MEV 优化」便是尽可能降低这些验证者的中心化风险,防止它们进行不当交易的解决方案。为此,V神提出了名为「区块提议者与构建者分离」(PBS,proposer-builder separation)的解决方案。在 PBS 的设计中,验证者的职责将被一分为二:区块提议者(Proposer)和区块构建者(Builder)。Proposer 将可执行的交易告知 Builder, Builder以最大化 MEV 为目的对交易进行排序并构建区块,并向 Proposer 提交报价,Proposer 再选择出价最高者为有效区块。


「零知识证明」(zero-knowledge proofs)是一种提升数据隐私性的算法,证明方(Prover)在向验证方(Verifier)的交互时证明数据的真实性,却不用透露除此之外的任何信息。ZK Rollup 技术是以太坊扩容的解决方案,它通过运用了零知识证明(ZK SNARK)技术,降低了链上的计算成本,显著提升了性能(至少 10-100 倍)。



小结


综上,本文简要介绍了未来以太坊未来的更新,可以看出路线图正变得越来越越清晰,并且以后大部分工作将会在生态的最高层。但需要注意的是,作为一个使用率非常高的公链,每一次更新也都面临着非常大的难度,就像在给正在飞行的飞机安装新的引擎,因此笔者还将保持对以太坊升级的关注。


参考资料

[1] 2022年以太坊上海峰会

[2] An explanation of the sharding + DAS proposal



往期精选:
1)NFT,旁氏新乐园里的典型和非典型
2)NFT is dead, long live NFT !
3)“贵人鸟”Moonbirds和硅谷新叙事
4)披着熊皮的牛 – 谈谈目前最火爆Okay Bears
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从别人的错误中学习到NFT投资方法
6)MadNFTs社区独家报道:Pak巨鲸SH发行首个ASH项目,挑战NFT新模式
7)5300万美金!PAK告诉你NFT能走多远
8)关于NFT你所需要知道的10个数学常识
9)如何快速成为NFT销售百万的数字艺术家?


相关Wiki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墙灰AsHOnthEWaLL
数据请求中
查看更多

推荐专栏

数据请求中
在 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