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 QuoteChain:AI+SocialFi 赛道的一场社会实验
2025-04-11 15:32
星球日报
2025-04-11 15:32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在链的世界里,自然语言是否也配得上一个区块?


撰文:Flow Harbour(@BCxiongdi)


起初我注意到 QuoteChain,是因为 Wintermute 的创始人 @EvgenyGaevoy 在 X 上互动了一条 QuoteChain 的内容。主攻二级市场的头部做市商,公开参与一个比较早期的 AI+SocialFi 项目,这引发了我的好奇。



顺着找去,发现这个项目的确有点意思。


QuoteChain 把「回复」做成链上交易,将「被引用」变成写入区块的行为——每轮只有一条能被 AI 选中,进入下一个区块,获得原生代币 QT 奖励。这不是内容创作,这是链上表达经济。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场零成本的高性价比参与实验:


  • 不用钱包、不用交 gas,不需要去 Mint 某个 NFT;
  • 只要你账号满足基本条件(验证、粉丝数、 90 天),你就能发言;
  • 被 AI quote,就能获得代币;
  • QT 当前总量固定,前期代币奖励丰厚,现在参与刚好处在「回报最大 + 参与门槛最低」的窗口。


这是一场文字游戏,也可能是一次价值发掘。


QuoteChain 是什么?


QuoteChain 是一个建立在 X(原 Twitter)之上的 AI 驱动的「内容 L2 协议」,它将社交平台中的「回复」定义为一种可共识、可记忆、可激励的链上交易单元。


简而言之,QuoteChain 的运行方式如下:


  • 每一个「区块周期」由官方账号 @QuoteChain_AI 发出一条引用推文;
  • 所有注册用户可在该推文下发布任意内容的回复;
  • AI 会从中挑选出最有「memetic value」(模因价值)或表达力的内容;
  • 被选中的回复将成为下一轮的「Quote」,并获得平台原生代币 QT(Quote Token)作为奖励;
  • 被引用即「上链」,意味着这条回复进入了链式表达历史结构中。


通过这套机制,QuoteChain 将「表达」与「共识」绑定起来,使链上内容不再只是副产品,而是主角本身。


协议机制:「Quote 即区块」,「Reply 即交易」


在 QuoteChain 的结构中,每一条被引用的内容都可视作一个新「区块」的起点,所有对其的回复即组成当前区块的「交易池」。AI 相当于唯一的排序器(Sequencer),评估并排序这些交易(即回复)。


这一机制颠覆了传统区块链的结构逻辑:


  • 无需 Gas:回复是零成本行为;
  • 无需账户余额门槛:表达力本身就是唯一「入场券」;
  • 不以手续费优先排序,而以内容质量入选;
  • 最终被引用的回复即「写入区块」,拥有链上记忆属性。


如果说传统区块链记录的是「状态转移」,QuoteChain 记录的则是「观点演化」。


如何参与 QuoteChain


为确保内容质量,QuoteChain 对参与者设有基础要求,官方称其为「精挑细选的表达共识层」:


  • 一个已验证的 X(Twitter)账户
  • 至少 50 名关注者
  • 账户注册时间超过 90 天


满足条件后即可在 QuoteChain 当前区块推文下回复,争取被 AI 选中进入下一个区块,获取 Quote Token(QT)奖励。



小贴士:多与已被引用的推文互动,保持表达锐度、观点鲜明,QuoteChain 正在观察。并不是每一条回复都会被记住,但每一条都有机会推动链上文化共识。


共识机制:从算力竞争到表达竞争


QuoteChain 将自己定义为「Proof of Quote」(PoQ)共识链,其核心不再是算力、质押金额或排序费用,而是表达的「传播潜力」与「认知深度」。


该机制由 AI 执行,但未来可能引入多模型协作、社区共识辅助选择,提升公平性与多样性。


QuoteChain 不是一个内容平台,而是一个围绕语言、传播、记忆与价值进行构建的协议。


激励体系:表达即挖矿,Quote 即收益


平台原生代币 QT(Quote Token)目前总供应量为 10 亿枚,前 6 个月将分发 50% ,采用类似比特币的「快速前期释放 + 长期通缩」模式。


  • 每个区块中,被引用者可获得主要奖励;
  • 前 N 名高质量回复者也可获得小额奖励;
  • 模型作为排序器,也可获得部分奖励;
  • 被删除的回复将丧失奖励权利,确保链上内容的持久性。


在 QuoteChain 的语境中,表达不仅是创作,更是一种「认知挖矿」行为。


QuoteChain 的潜在意义:表达的协议化


  • QuoteChain 的出现,是对 Web3 中「内容权属」讨论的进一步延伸。它所探索的问题包括:
  • 内容共识是否可以结构化?
  • 语言是否能像交易一样被上链记忆?
  • 表达是否也值得构建基础设施支持?


在当前内容泛滥、平台算法主导的时代,QuoteChain 提出一个更具原教旨意味的链上实验命题:

如果语言是构建文明的基本单元,我们是否应该为它设计区块?


在它构建的世界中,被引用不再是社交认同,而是一种链上认可;被记住不再依赖于平台算法,而依赖于协议层共识。


总结


QuoteChain 是一次技术与文化维度的双重实验:


  • 技术上,它尝试用最小结构模拟最原始共识——语言;
  • 文化上,它为链上文明提供一条可能的表达记录机制。


如果它成功,我们将第一次看到:表达作为交易单元,被记忆、被引用、被激励


如果它失败,至少它提出了一个值得反复回望的问题:在链的世界里,语言是否也配得上一个区块?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星球日报
数据请求中
查看更多

推荐专栏

数据请求中
在 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