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人「V 神」:以太坊的「下一个十年」是怎样的?
2025-08-14 17:16
行业观察
2025-08-14 17:16
行业观察
2025-08-14 17:16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以太坊诞生十周年,联合创始人 Vitalik 预计以太坊将从「世界计算机」聚焦为更坚实的「世界账本」,「如果账本是书,那 ETH 就是墨水」。他强调,隐私是密码朋克的核心精神,应成为钱包的默认功能。对于新兴的 ETH 财库,他持谨慎态度,认可其作用但警示过度杠杆的风险。


撰文:龙玥

来源:华尔街见闻


在以太坊诞生十年之际,其联合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于 8 月 11 日接受 Bankless 播客专访,与主持人进行了一场长达两小时的深度对话,深入剖析了以太坊过去十年的发展历程与未来十年的宏大蓝图。


「V 神」预见以太坊将从一个宏大的「世界计算机」概念,聚焦于成为一个更为坚实的「世界账本」,通过技术成熟最终进入「维护模式」。


其核心是「杠铃策略」:基础层 L1 专注安全与去中心化成为信任根基;而二层网络 L2 则满足高频交易等极致性能需求。这一策略旨在将中心化的压力「隔离」在 L2,从而保护 L1 的核心价值不被侵蚀。


对于近期兴起的 ETH 财库公司,Vitalik 表达了谨慎乐观的看法。他承认这些实体为市场提供了新的资本入口和协调机制,但同时明确指出了其核心风险——过度杠杆可能引发连锁清算,从而对市场稳定构成威胁。


不过,他说,「我相信以太坊生态中的参与者,包括从事金融活动的人,都是负责任的,他们不会轻易冒险。ETH 的衍生品是金融稳定的一种基本方式,所以我支持这些财库公司的存在。」


同时,Vitalik 明确表示,「隐私是密码朋克的核心精神」,隐私应成为所有钱包的默认功能,而非少数人的专属。


以下为访谈要点总结:


  • 未来十年愿景:以太坊的下一个十年将专注于从「世界计算机」转型为更具体的「世界账本」,并最终进入技术路线图基本完成的「维护模式」。「如果账本是书,那 ETH 就是墨水。」
  • 未来基石——隐私: 隐私是密码朋克的核心精神,也是以太坊未来发展的关键。他主张隐私应成为所有钱包的默认功能,而非独立的「隐私钱包」,并认为这对于应对监管和保障用户权利至关重要。
  • 回顾过去十年: 以太坊的发展远超 Vitalik 最初的设想,但也耗时更长。The DAO 事件、NFT 的兴起、DeFi 的爆发式增长以及 ZK 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是过去十年中最大的意外。
  • ETH 财库公司:Vitalik 对新兴的 ETH 财库公司持谨慎乐观态度。他认可其在资本引入和社会协调方面的作用,但核心担忧在于过度杠杆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风险。
  • L1/L2 杠铃策略:以太坊基础层(主链 L1)将专注于安全与去中心化,为生态提供信任根基;而二层网络(L2)将满足高频交易(HFT)等对低延迟的极致追求,以此隔离中心化压力,避免侵蚀 L1 的核心价值。L1 应该具备适度较低的延迟,以满足普通用户的需求;而对于需要极低延迟的场景,比如高频交易,L2 则是更好的选择。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方式,让 L1 和 L2 协同工作,从而实现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 以太坊的角色:可以分为两个部分。首先,它提供了一种保护人们自由、自主权和组织能力的工具,这种工具不依赖于任何个人、公司或国家;第二部分是全球社区的建设。以太坊吸引了一群关心去中心化金融、创新组织形式、隐私保护和民主治理的人,以太坊的社区本身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 核心价值观:以太坊的优势在于其多层级和多元化的生态系统,它应作为一个开放的「沙盒」,鼓励各种创新,而不是在单一维度上进行极端优化。



ETH 财库的兴起:机遇与杠杆风险并存


在访谈中,对于市场上备受关注的 ETH 财库公司,Vitalik 坦言自己有时也感到「困惑」,但他承认这些工具为不同类型的投资者提供了进入以太坊生态的新渠道,并在社会层面起到了协调作用。


「我认为,围绕 ETH 作为公司财库资产的社会协调是有价值的,」Vitalik 表示,「为人们提供更多接触 ETH 的工具是好事。」


然而,他最大的担忧在于这些工具背后潜在的杠杆风险。他警告称,如果这些财库演变成一个过度杠杆化的游戏,市场的正常回调就可能被放大为强制清算引发的「死亡螺旋」,最终导致信誉和价格的双重崩溃。尽管如此,Vitalik 对生态系统的成熟度表达了信心:「我相信以太坊生态中的参与者,包括从事金融活动的人,都是负责任的,他们不会轻易冒险。」


回顾十年:超出预期的发展与意外惊喜


Vitalik Buterin 回顾了以太坊从一个他个人设想的「副业项目」成长为全球性平台的历程,其规模「远超预期」,但开发时间也「比预想的要漫长得多」。他坦言,最初的设想是在几个月内完成项目然后重返大学,但生态的巨大关注度让他意识到,这需要更严肃的投入,最终促使团队决定构建一个真正的以太坊基础层 L1。


过去十年充满了意料之外的事件。Vitalik 列举了几个关键的「惊喜」:


  • The DAO(去中心化自治组织)事件与硬分叉: 2016 年,The DAO 项目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当时高达 11% 的 ETH 供应量,随后因漏洞被攻击而崩溃,最终导致了以太坊与以太坊经典(ETC)的硬分叉。Buterin 称之为「电视剧般」的戏剧性挑战。
  • 去中心化金融(DeFi)与非同质化代币(NFT)的爆发: DeFi 生态在 2019 年后爆发的规模,以及 NFT 作为一种全新资产类别的出现,都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料。
  • 技术发展的非线性: 权益证明(PoS)的实现比预期漫长,而零知识证明(ZK)技术的发展速度则「比预期快了五倍」,这为以太坊的未来扩容路径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终极愿景:从「世界计算机」到「世界账本」


Vitalik 在访谈中正式将以太坊的定位从早期的「世界计算机」(World Computer)修正为「世界账本」(World Ledger)。当被问及 ETH 在「世界账本」中的角色时,Vitalik 风趣地比喻道:「如果账本是书,那 ETH 就是墨水。」


他解释说,「计算机」一词过于宽泛,容易让人误解 L1 会处理所有计算任务。而「账本」则更精准地指向了以太坊基础层 L1 的核心功能:一个具有极高经济价值、负责记录和结算的全球共享层。


这个定位也清晰地界定了 L1 与 L2 的关系:L1 是那个权威、可信的账本,而 L2 则是在其上进行各种高效计算和执行的环境。


因此,他提出了「杠铃策略」:L1 提供从用户角度看「足够好」的低延迟,并专注于安全性和去中心化;而 L2 则可以自由探索包括 HFT 在内的各种高性能应用场景。L2 的独立排序机制使其能够吸收对速度的极致需求,同时将中心化压力与 L1 隔离开来。Vitalik 认为,这种分层结构是保持生态系统长期健康的关键。


隐私的回归:从边缘特性到钱包默认功能


隐私是 Vitalik 在访谈中反复强调的另一个核心主题。他认为,隐私是密码朋克精神的基石,也是以太坊生态系统必须推动的核心价值。他明确指出,当前生态系统的一个错误是创造了「隐私钱包」这一概念,这使得隐私成为一种小众选择。


未来的方向应该是让隐私成为所有主流钱包的一项「默认功能」。用户应当可以在自己的常规钱包中,轻松地拥有私密余额和私密发送选项。据他透露,以太坊基金会内部已启动相关工作,以推动这一愿景的实现。


在技术路径上,隐私池(Privacy Pools)概念,如 Railgun 等协议的实践,证明了在保护用户隐私和阻止非法资金流动之间取得平衡是可行的。Vitalik 认为,通过技术手段,加密生态完全有能力在提供远超传统金融体系的隐私保护的同时,达到甚至超越其反洗钱的有效性。


与比特币的关系:一分为二的视角



在谈到以太坊与比特币的关系时,Vitalik 提供了一个一分为二的视角。他认为,不能笼统地看待两个社区的关系,而应该区分「不同类型的新群体」。


一方面,他看到了技术建设者之间的相互尊重。Vitalik 指出,比特币社区中那些致力于技术探索(如 BitVM、Taproot、OP_CAT)的人,对以太坊在技术进步和隐私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怀有很多尊重」。另一方面,他明确区分了技术派与意识形态派,两个生态在核心理念上的分歧依然存在。


以太坊已经发展了 10 年了,比特币大概有 16 年多了。「所以,我们都算是一起长大的。以太坊正在进入它的青少年时期,而比特币大概刚学会开车。」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行业观察
数据请求中
查看更多

推荐专栏

数据请求中
在 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