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sight News 带你速览本周热门话题与推荐内容:
01 热点事件
《侃爷发币!狂欢与争议并存》
《贾跃亭要来币圈圈钱了?》
《麻吉大哥黄立成:NFT 鲸鱼转战 Hyperliquid 赌桌》
02 香港 Crypto
《香港币圈图鉴:撕裂、对抗与融合》
《富途,打响了香港券商「加密化转型」的第一枪》
03 市场洞察
《2025 年拉丁美洲加密货币全景报告》
《谁是千亿美元加密货币财库热潮背后的大赢家?》
《四年周期见顶 vs 延续至 2026:加密市场的关键分歧》
《2025 年二季度 Web3 融资趋势报告》
《比特币跌惨,也该轮动到比特币生态了吧》
《加密投资,押注基本面还是资金流?》
《隐私的威胁,犯罪的温床?关于区块链隐私性的 6 个认知误区》
04 项目观察
《稳定币外衣之下,ENA 是模式创新还是估值骗局?》
《LayerZero 先手,Wormhole 加价,谁能拿下 Stargate?》
《淘金手册|USD.AI:连接 AI 的稳定币新势力》
8 月 21 日,著名说唱歌手 Kanye West(侃爷)在推特上发布重磅消息,宣布推出 YZY 代币引发热议。消息一经发布,YZY 代币市值随即迎来爆发式增长,市值从原本 2 亿美元左右的规模一度飙升 14 倍至 31 亿美元市值。推荐文章:
Kanye West 发布的 YZY 代币作为其个人 IP 与加密货币结合的产物,引发了市场和社区的广泛关注,其背后既体现了名人效应在加密领域的影响力,也暗藏着诸多争议与风险:
- 高度集中化: YZY 代币分配结构显示持有集中度较高,Yeezy Investments LLC 掌握着绝对主导权(70% 的代币),而流动性与公共供应部分合计仅占 30%。
- 生态落地的模糊性:尽管项目提出了「YZY MONEY 金融体系」、「YE PAY」、「YZY CARD」等概念,但目前仅停留在官网描述阶段,缺乏具体的技术细节、合作方信息或落地时间表。
- 投资风险: 官网明确声明 YZY 不是投资机会或证券。
- 名人 IP 驱动的市场热度与短期效应: YZY 代币市值的爆发式增长,核心驱动力来自 Kanye West 的全球影响力。作为说唱界和时尚界的标志性人物,其个人 IP 自带流量,能够快速吸引粉丝和投机者入场,形成短期市场热度。但过往大多数名人代币(如 LIBRA)在之后热度骤减后崩盘,YZY 也面临类似质疑。
- 侃爷过往的争议性言论和行为(如极端言论、商业决策反复等)也为项目增添了不确定性。
8 月 17 日,贾跃亭旗下的法拉第未来(Faraday Future,以下简称 FF)宣布推出「C10 指数」和基于该指数的「C10 财库」产品,正式进军加密资产领域。推荐文章:
C10 指数追踪全球前十大加密货币(不含稳定币),包括比特币、以太坊、Solana 等主流资产。
另一边,C10 财库采用 80% 被动 +20% 主动的投资模式,确保可持续回报。据其官网显示,FF 将会使用专项融资资金来专门购买加密资产,其潜台词即为能否获得募资最为关键。如果募资失败,则一切将成泡影。即 FF 要向市场募资并使用该资金购买加密资产。第一阶段目标是在获得必要资金后,购买 5-10 亿美元加密资产,首批 3000 万美元配置最早预计本周启动。长期愿景是扩展至 100 亿美元规模,通过质押收益实现复利增长。
FF 正在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名为 FFAI 加密货币金库与桥接控股公司(FFAI Crypto Treasury and Bridging Holdings Inc.),以开展加密货币业务。
继早期在 NFT 市场大规模买入无聊猿(BAYC)、Azuki 等蓝筹项目后,2025 年 5 月起,台湾音乐人黄立成(外号「麻吉大哥」)开始转向去中心化合约平台 Hyperliquid,并在短短数月间留下了一系列引人关注的交易记录。推荐文章:
《麻吉大哥黄立成:NFT 鲸鱼转战 Hyperliquid 赌桌》
在 Hyperliquid 的交易数据中,黄立成的投资轨迹呈现出鲜明的过山车特征。整体来看,他的胜率高达 92.11%,在 76 笔交易里有 70 笔盈利,仅 6 笔亏损。如果从更宏观的收益曲线观察,他的账户在 2025 年 8 月上旬一度达到 3500 万美元的浮盈高点,但仅仅几天之后,伴随市场回调,账面净值在 8 月 3 日跌落至不足 300 万美元,几乎将前期的利润悉数回吐。
2025 年香港币圈,传统金融与加密原生文化碰撞。有人见机遇,有人感不适,撕裂与融合中,新生态正悄然成形。推荐文章:
在不同的视角下,香港加密货币行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样貌。
对于浸泡在 Crypto 与区块链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从业者,他们习惯了一切由代码和社区驱动的节奏。然而如今的香港加密行业,却是一切由政策驱动。这里不再有草莽的气息,创新的锋芒被削弱,取而代之的是合规的稳健与克制。许多 Crypto Native 感受到:香港的合规正在「阉割」币圈的原始创造力,这种排异反应让他们无所适从。
而对于部分在传统金融行业习惯了安全和稳定节奏的从业者们而言,香港 Crypto 的创新节奏并不慢,而且正在有条不紊的发展中。慢,才是快;快,才是慢。
而身处在这一时代洪流的从业者们只能适应。无论热爱还是抗拒,历史的洪流终将滚滚向前。
富途,这家坐拥 2700 万注册用户的中国最大互联网券商,正以其在 Crypto 领域的探索,为中国(香港)券商的加密化转型写下第一份范本。推荐文章:
2025 年 8 月 20 日晚,随着富途发布第二季度财报,市场得以更清晰地了解其在加密货币业务上的布局与进展。自 2024 年 8 月正式开通 Crypto 交易服务以来,富途仅用一年时间,就将其加密业务迅速扩展至香港、新加坡及美国,实现了三地全面展业。
在香港,富途为本地居民提供 Crypto 交易业务已长达一年,且申请的 VATP 牌照或有望在近半年获批正式运营;在新加坡,富途 Moomoo 也已经为新加坡居民提供 Crypto 交易服务一年,是目前新加坡唯一持牌的提供 Crypto 交易的互联网券商;在美国,富途于今年 6 月开始在美国的大部分州推出加密货币交易服务,支持超过 30 种主流加密货币现货交易对。
香港、新加坡、美国.......富途正试图快速在全球拿到加密货币营运牌照,以开拓这一新的业务线。
通过这一年的探索,富途成为最早也最深入探索 Crypto 业务的中国券商之一。在 2025 年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上,富途的一名高管表示:「截止 2025 年第二季度末,富途 Crypto 相关资产的余额达到约 40 亿港元,最高日均交易量达 4000 万美元。」
在拉丁美洲,加密货币已演变为实用的金融工具,被用于日常储蓄、转账和消费。在这个受通胀、货币波动和传统银行服务有限等问题困扰的地区,数百万人出于实际需求而非投机目的选择加密货币。推荐文章:
- 交易所仍是核心金融基础设施:支撑拉美地区的散户采用率、机构活动和跨境价值转移,2021 至 2024 年年度资金流从 30 亿美元激增 9 倍至 270 亿美元,以太坊主导高价值结算,波场支撑低成本 USDT 支付,Solana 和 Polygon 则推动散户资金流增长。
- 稳定币是拉美链上经济的支柱:2025 年 7 月,USDT 和 USDC 占追踪交易所交易量的 90% 以上。同时,与巴西法币雷亚尔(BRL)挂钩(交易量同比增长 660%)和墨西哥法币比索(MXN)挂钩(交易量同比增长 1100 倍)的本地稳定币作为国内支付工具也逐渐兴起。
- 出入金通道更快捷、易获取:除交易所外,PayDece、ZKP2P 等协议及 Capa 等基础设施提供商处理了近 6000 万美元交易量,实现加密货币与本地经济间无需许可的多链接入。
- 支付应用向加密原生数字银行演进:Picnic、Exa 和 BlindPay 等平台在单一界面中整合稳定币余额、储蓄和现实消费功能。加密货币被银行用户和无银行账户人群广泛用于满足实际金融需求,尤其受年轻、移动优先用户群体青睐。
从 Anchorage Digital 到 BitGo,再到摩根士丹利,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正借着企业买入比特币的浪潮赚取巨额费用。推荐文章:
据 Bitcoin Treasuries.net 数据,一年前,少数企业买家合计持有仅略超 41.6 万枚比特币;如今,至少 152 家上市公司持有超 95 万枚比特币,价值超 1100 亿美元。其中无可争议的 「巨鲸」 仍是亿万富翁 Michael Saylor 旗下的 Strategy 公司。该公司开创了企业加密货币财库模式,大量借助可转换债券、浮动利率永续优先股等创新融资方式。Strategy Inc. 的前身是弗吉尼亚州泰森斯角的小型软件公司 MicroStrategy,如今持有价值 730 亿美元的比特币,市值却达 950 亿美元,较其加密资产持有量溢价 25%。
而效仿 Strategy 的企业不止盯着比特币,它们还在买入以太坊、Solana 等一众加密资产。据帕洛阿尔托加密咨询公司 Architect Partners 数据,仅今年一年,企业就已筹集超 980 亿美元用于此类投资;6 月以来,另有 139 家公司承诺投入 590 亿美元。最新的案例是:特朗普家族控股的加密公司 World Liberty Financial 近期宣布设立 15 亿美元财库,以其自有代币 WLFI 为核心 —— 这还不包括特朗普媒体集团 20 亿美元的比特币财库。
加密市场存在关键分歧:是延续 2013、2017、2021 年的四年周期于 2025 年见顶,还是因机构主导、监管变革等因素延至 2026 年?推荐文章:
《四年周期见顶 vs 延续至 2026:加密市场的关键分歧》
基本面转变论据:我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由机构主导的周期,真的会和前两次由散户主导的周期完全一致吗?
我总体认同市场存在周期性,所以不会空谈「超级周期」,但我认为周期可能因其他因素被拉长或缩短。
本轮周期可能不同的原因:
1、机构与散户的行为模式差异
2、传统指标可能失效
3、监管环境的彻底变革
4、宏观与美联储动态
5、市场结构变化
2025 年二季度 Web3 融资达 96 亿美元,创次高,交易数仅 306 轮。资本集中,轮次规模攀升,基础设施成焦点,市场转向信念投资。推荐文章:
-Web3 风险投资激增至 96 亿美元,创下有记录以来季度第二高,尽管披露的交易数量降至仅 306 轮。
- 资本集中度加剧。更少的公司筹集更多的资金,所有阶段的融资轮中位数规模均有所上升。A 轮融资达到 1760 万美元,这是两年多来的最高水平。
- 种子轮金额上升。种子轮融资中位数跃升至 660 万美元,扭转了第一季度的下降趋势,表明资本对早期阶段的信心增强。
- 私募代币销售保持稳定,仅 15 笔交易就筹集了 4.1 亿美元。公开代币销售下降 83%,仅 35 次活动筹集了 1.34 亿美元。
- 基础设施继续占据主导地位,加密货币、挖矿与验证以及计算网络在资本和投资者兴趣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
- 消费者类别显现出一丝生机,尤其是在金融服务和市场领域,但融资规模和交易份额仍然相对较小。
BTCFi 基础设施层解析,哪些标的值得关注?推荐文章:
- 比特币 L1 作为信任锚点:BTCFi 基础设施围绕比特币安全,将其用于最终结算和验证,同时将复杂逻辑保持在链下。BitVM 等概念可以在不改变共识机制的情况下扩展比特币的智能合约功能。
- 多层执行生态系统:从锚定比特币的区块链(如 Stacks),到 BTC 质押链(如 Botanix 和 BounceBit),再到受 Rollup 启发的系统(如 Merlin 和 Bitlayer),每种方法在保持比特币作为安全和价值核心的同时,以不同方式平衡了可扩展性、可编程性和信任。
- 互补系统如闪电网络:虽然闪电网络擅长快速、低成本的支付而非 DeFi,但其流动性和路由收益潜力可以将比特币的交易层与 BTCFi 的资本市场连接起来,随着桥接技术的成熟,开启混合用例。
加密领域最新的流行叙事当属「收益」 与 「DAT(加密货币财库)」,它们凸显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投资方式:基本面投资和博傻投资。换而言之,你主要押注的是基本面,还是资金流?这篇短文将提供一个简单框架,帮你理解两者的价值。推荐文章:
值得庆幸的是,加密领域的总体趋势是:
- 加密货币投资正变得越来越受基本面驱动。我们终于有了更多能产生可观现金流的代币,代币透明度框架得到普及,代币估值框架也越来越易被理解。因此,代币回报率的差异也越来越大。
- 传统金融投资正变得越来越受资金流驱动。世界正变得越来越怪异和堕落,Meme 股和疯狂的 IPO 首日暴涨越来越常见。理解下一个热门叙事很重要。
总有一天,两者会趋同,我们只会谈论 「投资」。但有一点不会变:基本面和资金流都仍将重要。
从电报、电话到互联网,新技术的诞生总会引发人们对隐私即将消亡的焦虑。区块链也不例外,其隐私性常被误解为「带来危险的透明」或「成为犯罪的温床」。a16z 为大家解答了关于隐私性的 6 个认知误区。推荐文章:
《隐私的威胁,犯罪的温床?关于区块链隐私性的 6 个认知误区》
关于隐私的争论(谁掌控、如何保护、何时丧失)早在数字时代前一个世纪就已存在。每项新技术都曾引发类似恐慌:从电报、电话到相机、打字机,这些发明无一例外都掀起了足以影响数代人的社会争论。
认为区块链「独特地威胁隐私」或「专门被用于邪恶目的」,是对历史与技术的误解。正如加密与密码协议推动了在线安全通信与商业,零知识证明等新兴隐私保护技术也能在保护隐私的同时实现合规目标与打击非法金融。
真正的问题不是创新是否会重塑隐私,而是技术人员与社会能否通过新方案与实践应对挑战。隐私不会消失或受损,它会适应社会更广泛的实际需求。与以往的技术革命一样,关键在于「如何适应」。
Ethena 只是个估值虚高的对冲基金?它想打造的,是庞大的 CeDeFi 生态。推荐文章:
Ethena 的 2025 年路线图名为 Convergence,这个词的意思是相交、汇集、融合、趋于一致,后来 Converge 成了其和 Secruritize 合作推出的公链名字。Ethena 的野心很庞大:它要做 CeDeFi —— 链接 CeFi(中心化金融)和 DeFi(去中心化金融)的桥梁,将规模达万亿美元的 TradFi(传统金融)搬上链。
LayerZero 基金会于 8 月初提议以 1.1 亿美元收购 Stargate 跨链桥及其 STG 代币。8 月 18 日,LayerZero 基金会收购 Stargate 提案开启投票,目前支持率已超过 88%。随后 Wormhole 基金会在社区表态,认为这一报价低估 Stargate 的资产与经营,准备递交更高要约。短时间激起社区强烈讨论。推荐文章:
《LayerZero 先手,Wormhole 加价,谁能拿下 Stargate?》
从 Wormhole 在帖内给出的口径看,Stargate 在 7 月录得约 40 亿美元跨链量,TVL 约 3.45 亿美元,年化收入估计约 200 万美元。这些数字反映出使用强度与资金承载,但对估值的指导意义仍取决于费用模型、竞争者价格战与未来产品线。
若以资产账面 + 经营现金流估算,LayerZero 的对价更像防守价,把核心的增长回报留给 ZRO 与整合后的集团层;若以做大生态总盘为目标,统一叙事有利于整合资源。两种思路并不相容,投票会给出偏好。
USD.AI 作为创新合成美元协议,连接加密货币与 AI 基础设施,以 GPU 等为抵押助 AI 构建者融资,也为投资者带来机遇。推荐文章:
USD.AI 巧妙融合稳定币机制与 AI 基础设施信贷需求,既为用户提供了新的收益路径,也为 AI 领域的实际发展注入了动力,是稳定币应用场景的一次创新探索。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