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升级对价格的影响分析
7 月 13 日以来,以太坊价格从 1000 美金一度升破 1650 美金,涨幅超 60%。其中尽管有美股投资者风险情绪上升(标普 500 上涨了 6%),但同期比特币仅上涨了 26%,证明了以太坊价格的变动更多来自基本面因素。
以太坊有望在升级后通胀转通缩,是驱动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7 月 15 日,以太坊核心开发成员表示最后的一个主要测试网 Goerli 将在 8 月 11 日完成升级,以太坊主网有望在 9 月 19 日完成升级。
关于以太坊的通胀,下表总结了当前 PoW 和 PoS 机制下以太币的产量、消耗和通胀。截至 7 月 24 日,以太币的总供给为 1.21 亿枚,据 Dune Analytics[1]统计,质押在以太坊共识层的以太币一共有 1310 万枚,占据总供给的 11%。
参数 | PoW | PoS |
每年产出 | 约 500 万 | 116*sqrt(质押量 1310 万)=60 万 |
每日产出 | 1.4 万 | 1150 |
每年燃烧 | 200 万 | 假设 200 万 |
净增长 | 300 万 | -140 万 |
通胀 | 2.5% | -1.2% |
* 产出来自 EthCC Vitalik 演讲,供给来自Ycharts 和 Coinmarketcap
即便以太坊升级后依处于熊市,以太币也很难出现大于 1% 的通胀。据 Staking Rewards 网站统计,当前 Solana 的质押率为 75%,BNB Chain 的质押率为 83%。假设因此以太坊的质押率达到 60%,总供给为 60*sqrt(6) = 150 万,而燃烧维持现在每年 40 万的燃烧量,那么通胀率仍不到 1%。
综上,当以太坊在 9 月完成升级后,将减产 80% 以上,相当于两次比特币减半,参考过去 3 次比特币的减半前后价格上涨,也许可以推测出以太坊升级后的目标价。
第一次比特币减产(2012 年 11 月 28 日),比特币从 7 月的 8 美元涨到了减产时的 12.4 元,涨幅 50%,并在减产后的 4 个月内达到了 140 美元。2012 年 6 月,Coinbase 成立,8 月,芬兰央行承认了比特币的合法性。这段时间,美联储在这段时间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和 0 利率。
第二次比特币减产(2016 年 7 月 9 日),比特币从 3 月的 400 美金涨到了 7 月减产时的 650 美金,涨幅 63%,并在 11 月涨到 700 美元。期间,2016 年 5 月,日本认定比特币为财产令比特币价格一度突破 700 美金, 但 8 月加密交易所 Bitfinex 遭遇黑客攻击,令币价承压。美联储仍然维持较宽松的货币政策,联邦基准利率为 0.25%-0.5%,资产负债表高达 4.5 万亿美元。
第三次比特币减产(2020 年 5 月 11 日),比特币从 1 月的 7300 美元涨到了 5 月减产时的 8600 美元,涨幅 20%,并在 9 月重回 1 万美元上方。期间,3 月美国疫情扩散,美股熔断,比特币在 24 小时内下跌 43% 跌破 5000 美元,但之后迅速反弹。美联储将联邦基准利率从 1.5%-1.75% 降至 0%-0.25%。
考虑到现在距离以太坊升级仅有不到 60 天,下图展示了以减产的 60 天前为基准 1 ,历次减半前后 60 天(总计 120 天)的走势。下图横坐标代表距离减产的天数,纵坐标代表净值走势。除了第一次减半时涨幅为 0%,但其余两次 60 天的累积涨幅分别为 45% 和 78%,并且都在减半的 60 天内继续上涨。
比特币历次减半前后的净值走势(以减半前 60 天作为基准 1)
考虑到当前以太坊价格在 1600 美金,而此次减产将至少等于两次比特币减半,以太坊价格仍存在一定涨幅空间,但考虑到熊市带来的风险偏好下降,很可能涨幅达不到 2 次减半的幅度。如果以太坊能在 9 月如期迎来升级,目标价格很可能接近或突破 2800 美金(对应 80% 的涨幅)。
风险提示
考虑到当前全球金融处于收紧状态,美欧英等主要央行采取激进的加息策略,涨幅可能不及预期。另外,以太坊升级的具体日期仍存在不确定性,存在升级日期延后或技术风险。
参考资料:
[1] Dune Analytics: https://dune.com/hagaetc/eth2-0-deposits
免责声明:本文不是投资建议。如果您阅读本文,说明您同意本免责声明的内容。虽然以下信息被认为是可信的并且是从可信的公开数据中获得,但这并不表示我们对内容的准确性或完整性负责。我们的研究并不是为了出售或者推荐他人购买任何文中提到的有价证券,尤其当这些证券在部分国家或地区被认定为是非法的。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不应被纳入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满足个人需求的考量。读者应独立思考本文的任何观点是否适合他们的情况,并在适当的情况下寻求专业意见,包括税收建议(而非向我们这儿获得)。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